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 > 知识讲堂 > 杀虫

蝇类相关知识

2015-5-24 12:52:50      点击:
   与人们关系密切的住区蝇类主要集中在蝇科、丽蝇科和麻蝇科。

  蝇科通常为中小型蝇类,成蝇体长2~10mm。蝇科种类遍布全球各主要动物区系。许多蝇种也是人类住区的优势种。主要种类有家蝇属的家蝇、厕蝇属的夏厕蝇和腐蝇属的厩腐蝇等。

  丽蝇科通常体型中等至大型,少数中等偏小型。多数种类有青、铜、紫等金属光泽。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种类有金蝇属的大头金蝇、绿蝇属的丝光绿蝇和铜绿蝇、阿丽蝇属的巨尾阿丽蝇、丽蝇属的红头丽蝇、伏蝇属的伏蝇、原伏蝇属的新陆原伏蝇等。

  麻蝇科体型通常中至大型,体色灰黑,通常具明显的灰白色粉被,胸部和腹部背面具粉被斑。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为麻蝇属的棕尾别麻蝇。

 

(二)基础生物学与生态学

  (1) 蝇类的生活史  蝇类有腐生性、寄生性、捕食性和水生的不同,有地方性、区域性和全国性分布的区别,还有一化性(11代)、多化性(1年多代)的遗传特性不同。因此,蝇类生活史的差异较大。

  卵  除麻蝇科和少数家蝇属蝇类的卵是在雌蝇体内孵化、产出的是1龄幼虫外,大部分的蝇类均产卵。雌蝇多产卵在孳生物表面及其附近。温度过高与过低、干燥与水浸均不利于卵孵化。

  幼虫  分为3个龄期,幼虫以腐败的动、植物分解物为食。

   蛹  一般出现在距离孳生地约50cm的土层或干燥孳生物的5cm深处,但有时也能在水泥地缝隙内见到。不同蝇种的蛹期长短不同。蛹对低温抵抗力较强,故常以蛹期越冬。

  成蝇  家蝇羽化后1~2d即可交尾,交尾后2~3d雌蝇即开始产卵。每只雌蝇一生一般可产卵2~5次,在营养充足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,1只雌蝇可连续产卵多达1500粒。成蝇在适温下寿命多为1~2个月,一般雌蝇寿命较雄蝇的长。

  蝇类嗅觉灵敏,有趋光性,活动和栖息的场所受蝇种、季节、温度和地区的影响,如家蝇是室内活动和栖息的主要种类,在不同的季节里厩腐蝇、厕蝇也可侵入室内,而金蝇、绿蝇、丽蝇、麻蝇等主要活动和栖息于户外。在白天,成蝇不觅食时通常栖息在地板、墙面、天花板、门、细绳、垃圾桶、杂草等处。家蝇晚上通常不活动,最喜欢的栖息场所是天花板和其他顶部结构。当晚上气温较高时,家蝇通常栖息于门外的栅栏、晒衣绳、电线、细绳、杂草、灌木丛和树木。这些栖息地往往靠近白天觅食和繁殖的避风场所,通常高于地面,但很少超过5m

  (2) 蝇类发育与温度的关系  不同蝇种幼虫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不同,有明显的积温效应。一般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,蝇类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。温度过高或过低,蝇类的发育历期都会延长,甚至出现滞育。蝇类在自然条件下,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。蝇类在25~30℃活动最活跃,温度下降活动能力减弱,产卵、交配、取食及飞翔等活动在10~l5℃时停止,在4~7℃时仅能爬动。

   (3) 成蝇的交配  羽化后的成蝇性己成熟,当天即可交配。蝇类交配大多在清晨或上午,午后交配的较少。雌蝇大多一生仅交配1次,雄蝇为多配性。最适合雌蝇交尾的时期是羽化后的最初几天,若在此期间不能与雄蝇相遇,未受精卵发育到一定程度后,雌蝇则往往拒绝交尾。未交尾的雌蝇所产的卵不能孵化。

 (4) 成蝇的食源定位  从羽化后第一天开始,家蝇开始寻找能够提供能量的食物,如糖或蛋白质。当卵巢开始发育时,雌蝇还需要寻找蛋白食物。家蝇能采食各类食品及垃圾、排泄物(包括汗及畜粪)。家蝇能嗅出发酵与腐烂物质的气味,以及醇类、低级脂肪酸、醛类及脂类。有现象表明含有糖与淀粉的食物经其他成蝇取食后,对成蝇的吸引力增强。这是由于成蝇取食后的唾液作用,把食物分解为麦芽糖、葡萄糖、果糖等家蝇更喜欢的物质;另外,由于群聚本能,看到其他家蝇取食就聚集上去。

 (5) 成蝇的产卵场所定位  雌虫产卵场所的选择因种而异,多数均直接产于孳生物上,如粪便(包括人粪、畜粪、禽粪)、垃圾、腐败动物及腐败植物等。根据实验室诱蝇产卵观察,丽蝇科、麻蝇科的蝇类多喜欢产卵在肉类培养物上,而蝇科、花蝇科的蝇类则喜欢产卵于粪类或麦麸类培养物上。过于腐败的肉类或过于陈旧的粪类及干燥的培养物上,蝇类不喜欢去产卵。

 

(三)主要蝇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

  (1) 家蝇

  成虫体型中等,体长约7mm,灰褐色。雄蝇顶额窄,在额部两眼几乎接近,雌蝇两眼分离,眼上无毛。中胸背板上有4条黑色纵纹,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有纤毛。翅第4纵脉末端向前急剧弯曲成折角,其末端与第3纵脉末端靠近。第1腹板有纤毛,腹部呈黄色,在基部两侧尤为明显,并具黑色纵纹(1.1)

  正常发育情况下,家蝇每个世代约12d。卵期1~2d,幼虫期4~6d,蛹期约5d,成蝇羽化不久后即进行交配,2d后开始产卵。成蝇寿命1~2个月,越冬时可达4~5个月。

  家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。在温暖季节里,家蝇白天通常在室外或门户开放的菜市场、食品加工厂、走廊、商店等处活动。若温度上升至30℃以上则喜停留在较阴凉的地方。秋凉季节或室外有风时则侵入室内,也常集中于厩舍,在家畜身上或粪肥堆、垃圾堆周围活动。较热天气,相当数量的家蝇栖息在室外的树枝、树叶、电线、篱笆以及离地面2m以上的挂绳等处。

  成蝇在城市栖境中的扩散距离可达27~1080m,在农村栖境中可达270~1530m,甚至有扩散9km的记录。在城市中,家蝇通常扩散的距离约400m。雌蝇一般将卵产在较疏松的基质中,每个卵块包含100~150个卵。

  幼虫营杂食性,多种发酵和腐败的有机质,如人粪、畜粪、腐败植物质(酒糟、酱渣、烂菜、动物饲料)、腐败动物质和垃圾都可以成为其食物,微生物是家蝇幼虫获取营养必需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。

 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时期为每年的3~12月,但成蝇繁殖盛期在秋季,属于秋季型的优势蝇种。在我国随着季节及地区的不同,家蝇的孳生繁殖数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。一年中繁殖季节高峰的出现可归纳为2类:虽然终年均有出现,但繁殖最盛季节只有7~8月(成都)或9~10月(武汉、郑州、洛阳)1个高峰,称单峰型;第二类则全年繁殖季节出现2个高峰,称双峰型,即6~7月出现第l高峰,8~9月为谷,10月份出现第2个高峰,或最高峰在前(湖北沙市),或最高峰在后(河南光山)。

  (2) 棕尾别麻蝇

  成虫中型至大型,体长约为7~11mm,最长可达13mm。体色灰褐,颊部后方1/2~1/3长度内为白色毛。胸部盾板上有3条纵黑条纹,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有稀疏的黑色纤毛,后背中鬃5~6个鬃位。雄蝇腹部长圆形,雌蝇为短卵形。尾器棕褐色。

  棕尾别麻蝇的生殖方法是卵胎生,即卵发育成熟后,就在母体内孵化,孵化出来不久的幼虫就被产出,产出的幼虫为1龄幼虫。在贵阳市龙洞堡,在8月份平均22℃的气温条件下,从卵至成虫羽化需要16~19d。雌蝇产幼前期12d

  成蝇为喜室外性真住区蝇种,栖息于户外草丛、粪堆、垃圾等处。幼虫主要孳生于人粪类的各种孳生物中,亦可孳生在屠宰场废弃物,以及发酵物质如醋渣中。

  本种为夏秋季蝇种。繁殖季节在4~11月,以6月最多。10月中旬未羽化的蛹进入休眠状态,直到次年4月下旬才羽化出成蝇。

  (3) 大头金蝇

  成虫中型至大型,体长8~11mm,体金属青绿色,胸部有很薄的淡色粉被。复眼深红色,颊橙黄色。雄蝇两眼合生,额狭如线,间额消失,复眼上部2/3的小眼面很大,下部1/3为小型小眼面,两者界限明显,腋瓣棕色。

  正常发育情况下,大头金蝇完成一个世代约需13d。卵期1~2d,幼虫期6~7d,蛹期约5d。用鱼肉饲养,在平均室温22℃自卵发育到成虫历时20d25℃时约13d32℃时约11d。成蝇羽化0.5~2h后体色由灰白色逐渐变成蓝绿色,并开始取食,4~5d后即达性成熟。雌蝇交配9d后开始产卵。

  成蝇粪食,常出没于厕所、菜市场和垃圾堆附近,高峰季节可以侵入室内。常饱食粪便、瓜果和腥臭的动物性食物后栖息在附近植物上。极嗜甜性物质。雌蝇在新鲜人粪上或粪缸内壁,以及腐肉和其它腐烂有机物上产卵,每次产卵超过200个,在稀粪中未见其卵块。幼虫杂食性而偏尸食性和粪食性,主要孳生于厕所、粪池等稀的人粪中,但在很陈腐的粪和地表人粪块中未发现;也出现在腐败动物组织中及垃圾中;少数孳生在腐败植物质中;在腐烂羊肉、人厕中半稀新鲜粪、腐猪肉、动物内脏与兽角、玉米窝中孳生频率依次降低。低龄幼虫的抗干燥能力弱。

  该蝇属夏季型蝇种,在夏季大量繁殖,在长江以南出现较早,3月下旬至4月即见到成蝇,5月后成蝇密度急增,高峰在7~10月间,在蝇类组成中,其数量也一直占优势,10月后繁殖渐弱,到11月上旬成蝇产卵极少,到11月中旬后已很少见到,12月初消失,它的消失大体上和前一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升降趋势相一致。最适月平均气温25~28℃,当月平均气温超过29℃时种群数量有停止上升的情况。

 (4) 丝光绿蝇

 成虫中型,体长5~11mm,体呈绿色,有金属光泽。在绿蝇属内,本种额宽,雄性间额宽约为侧额宽的2倍,雌性额宽大于头宽的1/3。触角黑褐色,第3节约为第2节的2~4倍长,触角芒短,两侧有羽状分枝。前胸背板中央凹陷处有黑色纤毛,后胸腹板有纵毛,腋瓣上无毛。

  在22℃用鱼肉饲养,自卵发育至成虫历时19d25℃时为12d,卵、第12龄幼虫的发育期各需1d左右,3龄幼虫期4~6d、蛹期4~5d。雌蝇产卵前期约12d

  成蝇主要喜食腥臭腐败的动物质如尸体、皮毛、骨、鱼、虾等,多活动于菜市场鱼、肉摊点、屠宰场、皮毛加工厂、垃圾堆,有时亦可入侵室内。雌蝇嗜在比较新鲜而表面润湿的肉类上产卵,很陈腐的肉类虽能吸引成蝇,但不选择其作为产卵基质。幼虫主要孳生在腐败动物质内。幼虫偶可寄生于人体伤口,引起蝇蛆病。

  一年中繁殖期很长,在春、夏、秋3个季节均能大量繁殖。大部分以幼虫、小部分以蛹越冬,越冬幼虫在3月开始化蛹,成蝇最晚消失在11月底,最早出现在3月中旬,室内则2月中旬已有羽化。在河南中牟,成虫4月开始出现,11月消失,一年中有2个高峰,较高一个在5月,次峰在10月,夏季仍有一定数量;在辽宁西部4月中旬出现,密度高峰为59两月或8月,到11月中旬消失;在冀中高峰在6月,9月有一小峰;在晋中4月初出现,5月即达高峰,6月一谷、7月有小峰,11月消失;在上海5~6月迅速上升,7月出现高峰,盛夏梅雨期为浅谷,9~10月形成高峰,11月底消失;在福州从3月起数量逐渐增加,6月达高峰,7月下降,10月又形成次峰,11月下降到12月消失;在川西,3月出现,6月高峰,11月消失;在滇中,1月下旬即出现,5~6月高峰,9月底少见。

  (5) 铜绿蝇

  成虫中型,体长5~8mm,体色呈青铜色,有金属光泽,外部特征与丝光绿蝇相似,但铜绿蝇的后胸腹板无纤毛。在额的最狭处,雄性侧额约和间额等宽,雌性侧额约为间额宽的2/3。前胸基腹片和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具毛。从侧面观雄蝇腹部在后上方拱起。

  在30℃时,发育迅速,卵期、第1龄、2龄幼虫期均只需数十小时,第3龄幼虫与蛹期需4~5d

  其生活习性与丝光绿蝇相似。主要繁殖季节在夏秋,和丝光绿蝇有所不同。大部分以幼虫、小部分以蛹越冬,越冬幼虫化蛹比丝光绿蝇迟,在3月间还是幼虫占多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