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蜡阶如何防治
2015-10-26 8:29:37 点击:
白蜡阶 同翅目蜡蚧科
【分布】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中、 西南。
【寄主】女贞、小叶女贞、长叶女贞、日本女贞、大叶白蜡树、小叶白蜡树及水蜡等冬青属、白蜡属、漆树属、木槿属和女贞属20余种植物。
【形态特征】雌成虫体受精前背部隆起,形似蚌壳,受精后体显著膨胀成半球,长约10mm,高7〜8mm,亦有更大者;活体背面黄褐、淡红褐至红褐色,上面散生大小不等的淡黑色斑点,覆盖一层极薄的白色蜡层,腹面黄绿色,产卵后虫体近球形,体壁硬,暗褐、红褐、棕褐或褐色,光亮,黑斑大而不显,腹面膜质柔软、平坦或内陷,触角6节;气门大,气门刺多根;背刺和缘刺锥状,缘刺排成1列;尾裂深,肛板外角呈弧形,后角外侧有毛3 根,大杯状腺在腹面集成亚缘带,小杯状腺在背面散生,多格腺分布在腹面中区。雄成虫体黄褐色,长约2mm,翅1对,翅展约5mm,近于透明,具虹彩闪光;头淡褐至褐色,触角丝状,10节;腹部灰褐色,末端有白蜡长丝2根。卵长卵圆形,长约0.4mm,雌性红褐色,雄性淡黄色。若虫初孵雌体扁卵形,红褐色,初孵雄体长卵形,淡黄色,腹末有细长蜡毛2条;2龄雌若虫体卵形,长约1mm,淡黄绿色,背部微隆起,中脊灰白色;2龄雄若虫体阔卵圆形,长约0.8mm,淡黄褐色,体背中脊隆起。蛹体长约2.4mm,黄褐色,眼点暗紫色。
【生物学】北京一年发生1代,以受精而尚未成长的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。翌年3 月下旬越冬雌成虫开始活动,胸背隆起成球形,腹壁凹陷成内腔以藏卵粒;4 月上旬雌成虫从肛门排出白色透明糖液 (吊糖),4月下旬吊糖变为淡褐色,虫体变为绯红色,开始产卵,先产雌卵,后产雄卵;5月上旬吊糖变为血红色,为产卵盛期;5月吊糖变为黑褐色,逐渐干固,产卵结束;6月上旬至7月上旬平均气温约达18°C时雌若虫先开始脬化,雄若虫孵化所需温度要高于雌若虫1〜2"C,所以雄若虫孵化期迟于雌若虫约1周,6月下旬为盛孵期。雌若虫先固定在向阳叶片上,2龄后爬至1 一2年生枝条固定,雄若虫先固定在母壳附近的叶背,2龄后爬至2〜3年生枝条围枝汇集寄生,定干1月后进入蛹期,分泌白色疏松泡沬状蜡花层环包寄主枝条呈棒状,蜡花层约厚达 7mm,秋季羽化,交尾后死亡。连续高温干旱或降雨可引起若虫大量死亡,秋季绵绵细雨久不放晴,雌虫死亡率高达 80%.对种群发展有较大抑制作用。
【防治】1.初冬或早春树木休眠期向枝干喷洒3〜5波美度石硫合剂,杀灭越冬若 虫。2.初孵若虫期进行及时防治,喷洒 25%高渗苯氧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、 20%速克灭乳油1000倍液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。3.保护天敌.该蚧寄生性天敌有曰本食蚧蚜小蜂、方柄 扁角蚜小蜂、蜡蚧阔柄跳小蜂、白蜡蚧花翅跳小蜂、白蜡蚧长角象以及真菌;捕食性天敌有红点唇瓢虫、黑缘红瓢虫及螨类等,是种群发展强有力的制约因子。4.冬季和夏季对树木进行合理修剪.剪 除过密枝和虫枝,利于通风透光,减少虫口密度。
【分布】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中、 西南。
【寄主】女贞、小叶女贞、长叶女贞、日本女贞、大叶白蜡树、小叶白蜡树及水蜡等冬青属、白蜡属、漆树属、木槿属和女贞属20余种植物。
【形态特征】雌成虫体受精前背部隆起,形似蚌壳,受精后体显著膨胀成半球,长约10mm,高7〜8mm,亦有更大者;活体背面黄褐、淡红褐至红褐色,上面散生大小不等的淡黑色斑点,覆盖一层极薄的白色蜡层,腹面黄绿色,产卵后虫体近球形,体壁硬,暗褐、红褐、棕褐或褐色,光亮,黑斑大而不显,腹面膜质柔软、平坦或内陷,触角6节;气门大,气门刺多根;背刺和缘刺锥状,缘刺排成1列;尾裂深,肛板外角呈弧形,后角外侧有毛3 根,大杯状腺在腹面集成亚缘带,小杯状腺在背面散生,多格腺分布在腹面中区。雄成虫体黄褐色,长约2mm,翅1对,翅展约5mm,近于透明,具虹彩闪光;头淡褐至褐色,触角丝状,10节;腹部灰褐色,末端有白蜡长丝2根。卵长卵圆形,长约0.4mm,雌性红褐色,雄性淡黄色。若虫初孵雌体扁卵形,红褐色,初孵雄体长卵形,淡黄色,腹末有细长蜡毛2条;2龄雌若虫体卵形,长约1mm,淡黄绿色,背部微隆起,中脊灰白色;2龄雄若虫体阔卵圆形,长约0.8mm,淡黄褐色,体背中脊隆起。蛹体长约2.4mm,黄褐色,眼点暗紫色。
【生物学】北京一年发生1代,以受精而尚未成长的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。翌年3 月下旬越冬雌成虫开始活动,胸背隆起成球形,腹壁凹陷成内腔以藏卵粒;4 月上旬雌成虫从肛门排出白色透明糖液 (吊糖),4月下旬吊糖变为淡褐色,虫体变为绯红色,开始产卵,先产雌卵,后产雄卵;5月上旬吊糖变为血红色,为产卵盛期;5月吊糖变为黑褐色,逐渐干固,产卵结束;6月上旬至7月上旬平均气温约达18°C时雌若虫先开始脬化,雄若虫孵化所需温度要高于雌若虫1〜2"C,所以雄若虫孵化期迟于雌若虫约1周,6月下旬为盛孵期。雌若虫先固定在向阳叶片上,2龄后爬至1 一2年生枝条固定,雄若虫先固定在母壳附近的叶背,2龄后爬至2〜3年生枝条围枝汇集寄生,定干1月后进入蛹期,分泌白色疏松泡沬状蜡花层环包寄主枝条呈棒状,蜡花层约厚达 7mm,秋季羽化,交尾后死亡。连续高温干旱或降雨可引起若虫大量死亡,秋季绵绵细雨久不放晴,雌虫死亡率高达 80%.对种群发展有较大抑制作用。
【防治】1.初冬或早春树木休眠期向枝干喷洒3〜5波美度石硫合剂,杀灭越冬若 虫。2.初孵若虫期进行及时防治,喷洒 25%高渗苯氧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、 20%速克灭乳油1000倍液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。3.保护天敌.该蚧寄生性天敌有曰本食蚧蚜小蜂、方柄 扁角蚜小蜂、蜡蚧阔柄跳小蜂、白蜡蚧花翅跳小蜂、白蜡蚧长角象以及真菌;捕食性天敌有红点唇瓢虫、黑缘红瓢虫及螨类等,是种群发展强有力的制约因子。4.冬季和夏季对树木进行合理修剪.剪 除过密枝和虫枝,利于通风透光,减少虫口密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