脐腹小蟗怎么防治
2016-10-25 14:49:44 点击:
脐腹小蟗 鞘翅目小溢科
【分布】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。
【寄主】榆。
【形态特征】成虫体长3.2〜4.2mm;头 黑色,触角黄至黄褐色;前胸背板前、后 缘红褐色.中间黑褐色.上有刻点.足红 褐色,有黄褐色绒毛,•鞘翅红褐至黑褐 色.少数在鞘翅1/2 ~ 3/4处有深色横带 1条.侧、后缘微锯齿形,胸部两侧、腹 板黑色:第2腹节腹板向上极度收缩.与 第1腹板呈钝角.第2腹板中部瘤突黑色, 端部宽扁。卵椭圆形,初白色,半透明. 后乳白至乳黄色。幼虫老龄体长4.8〜 7.5mm,头壳乳黄色,后部缩入前胸内。 蛹体长3.5〜4.8mm,乳白色,腹背后缘 有角突1对.第3~7腹节突起大而明显。 【生物学】新疆一年发生2代.少数3代, 世代重叠,以老熟幼虫在干内越冬。翌年 4月化蛹和羽化,产卵于母坑道壁,卵期 3〜5天。幼虫5龄,幼虫期18~25天。6 月第1代幼虫化蛹.蛹期5~7天,7月成 虫羽化。第2代幼虫部分越冬,部分化蛹. 羽化,进入第3代。成虫寿命和产卵期长。 母坑道在侵入孔上方韧皮部内,单纵坑, 长40~90mm,子坑道垂直于母坑道,后 上下延伸或弯曲交叉。完成1代需40 — 45天。
【防治】1.加强林木抚育,提高抗性。 2 .及时清理严重虫害木、新死木和留桩。3.保护天敌。
【分布】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。
【寄主】榆。
【形态特征】成虫体长3.2〜4.2mm;头 黑色,触角黄至黄褐色;前胸背板前、后 缘红褐色.中间黑褐色.上有刻点.足红 褐色,有黄褐色绒毛,•鞘翅红褐至黑褐 色.少数在鞘翅1/2 ~ 3/4处有深色横带 1条.侧、后缘微锯齿形,胸部两侧、腹 板黑色:第2腹节腹板向上极度收缩.与 第1腹板呈钝角.第2腹板中部瘤突黑色, 端部宽扁。卵椭圆形,初白色,半透明. 后乳白至乳黄色。幼虫老龄体长4.8〜 7.5mm,头壳乳黄色,后部缩入前胸内。 蛹体长3.5〜4.8mm,乳白色,腹背后缘 有角突1对.第3~7腹节突起大而明显。 【生物学】新疆一年发生2代.少数3代, 世代重叠,以老熟幼虫在干内越冬。翌年 4月化蛹和羽化,产卵于母坑道壁,卵期 3〜5天。幼虫5龄,幼虫期18~25天。6 月第1代幼虫化蛹.蛹期5~7天,7月成 虫羽化。第2代幼虫部分越冬,部分化蛹. 羽化,进入第3代。成虫寿命和产卵期长。 母坑道在侵入孔上方韧皮部内,单纵坑, 长40~90mm,子坑道垂直于母坑道,后 上下延伸或弯曲交叉。完成1代需40 — 45天。
【防治】1.加强林木抚育,提高抗性。 2 .及时清理严重虫害木、新死木和留桩。3.保护天敌。